第二十九章 爱人在身边-《大明小乞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相对于小东子的无私奉献,我确实自惭形秽,但也不是没有缘由。我已经决定要娶莺儿当老婆了,留下点儿当老婆本。可能大家会觉得我太没追求,好不容易穿越一回,不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,简直就对不起那十元三串的佛珠,但我想说的说的是:“如果她爱你,就是白富美,娶她的时候就是人生巅峰;如果她不爱你,就永远只是别人的白富美,娶她就滑向深渊的开始。”

    买上一百亩地,带着叫花子们日出而做、日落而息,晚上搂着老婆睡得踏踏实实,再生一堆白白胖胖的娃——反正那时候也没计划生育,日子简简单单没什么不好,中国农民几千年来都是这想法,而我就是农民的儿子。

    瘦猴儿和犟驴儿张罗着买地的事儿。经过一番市场调研,选定了莱州高密县,一来离平阳远一点,大家能从头开始,心里舒坦;二来那边的地比较便宜,中等地才十八两一亩。

    快要交钱换契的时候,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:地契上写谁的名字?大伙儿总共凑了十九两七钱银子,小东子拿了一千两,我出了六百两。有人主张只写我的名字,或者我和小东子的名字;也有人主张把地平分,每个人都有名分。前者是基于集体主义的想法,后者考虑的更长远,死了之后的继承问题。

    那时候也没个公司法人什么的,不存在着集体所有模式。虽然说现在大家都相信我,地契上写我的名字,实际上还是大家同吃同劳动,可将来我死了呢?我的后代就成了新的地主阶级。可如果地分给了大家,那么又成了分散的小农了,新的土地兼并又会产生,最后有的人又将流落街头。

    阶级问题归根结底是个所有制问题。几千年来,人们都没能解决的问题,我也不可能解决。

    生活总是充满了烦恼,但没什么是一场大醉解决不了的,如果有,那就再来一场。

    乞丐们个个喝得伶仃大醉,终于再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,只剩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

    进士出身、庶吉士、翰林院编修罗禀章的到来,让整个平阳王府热闹非凡。他既是王爷的玩伴,也是王妃父亲的学生,而且在这里长大,几乎和每个人都熟悉。

    为了彰显良好的气氛,王爷和王妃一起出席了酒宴。

    王爷照例像介绍“吉祥物”一样介绍了我,“这位是张神仙,不,半仙,前知五百年,后知五百年,不信你可以考考他。”

    罗禀章拿出了文人的气派,认认真真施了个礼,但却一脸的不痛快,显然是看不起江湖术士的。

    对此,我是既恼又喜,恼的他的傲慢与酸劲儿,喜的是他作为文人的正直与清高。

    王爷高高兴兴与他喝了几盏,回忆了些儿时的幸福时光;王妃满心欢喜与他吃了几杯,说了些父亲的近况;钱大人满脸笑容与他饮了几个,谈起当年在府上调皮的样子。我尴尬地敬了几回合,傻笑了半天。

    王爷拐弯抹角、旁敲侧击地打听着京城里的状况,但就是扯不到淑妃那儿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