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濤姐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,但还是能收发自如,闻言立马停了。 “你要参加威尼斯?” 欧洲三大电影节,戛纳金棕榈、柏林金熊、威尼斯金狮,和老美的奥斯卡齐名。 濤姐当然知道这个电影是冲着获奖拍的,但杨树年纪轻轻没有拍过电影,还以为是冲着金鸡、金马这种杂食、草食动物去的,没想到他直接想弄个食肉动物。 “今年的电影节定在9月2号,咱们只要在7月2号前把电影做出来,就来得及报名。” 威尼斯电影节一般在8月底9月初,还有差不多半年时间,参加还来得及。 戛纳电影节是5月份,肯定不行,柏林是2月,已经过了,要参加得来年,那就等太久了。 电影节原则上只收没有公映过的电影,这一点和奥斯卡相反,奥斯卡只收公映过的,票房也是参考因素。 相比较之下欧洲的三大电影节更不食人间烟火,文艺片也相对更容易获奖。 尤其是威尼斯电影节,宗旨就是扶持文艺片,而柏林更喜欢收政治气息浓作品。 《红高粱》拿了柏林金熊之后,张艺謀后来的片子都很文艺,最喜欢参加威尼斯电影节,像《桃子》这样的作品也是送去这最合适。 戛纳是三个电影节里最难拿的一个,毕竟是法国人的电影节,含有复杂而厚重的男女情感问题的片子更容易获奖,凯哥的《霸王别姬》有基情,送戛纳最明智。 杨树明白濤姐问的意思是别好高骛远,步子迈太大了容易扯了蛋,但他没解释,直接谈报名时间。 濤姐想了想:“也好,直接闯一下,能提名就是成功。” 她的目标比较低,毕竟到现在为止在电影方面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,更别提获奖,提名就够光荣了。 毕竟世界各地每年报名参加威尼斯电影的电影有四五百部,真正能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也就20部,不到5%的入选率,也足以自豪。 电影界也的确为此自豪,一旦入围肯定会印刷在海报上,也会写入导演、演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个人履历。 杨树没有吹嘘雄心壮志,抽了面巾纸递给濤姐:“反正咱们冲着威尼斯去,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再说。” 实际上他也没多大把握,上一世他没有想过拿奖,拍的片子也就《天国情书》比较靠拢艺术片,其余都是中国特色的商业片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