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守在门外的尔朱兆见状慌忙跟上,尔朱荣举起手示意他留下,“传书信于上党王,指兵洛阳,于鹿苑集合。” 尔朱兆欣喜,大声道,“遵命,天柱大将军,属下这就去安排。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元子攸每日埋首太极殿议事,暗中将高乾召回洛阳城外驻扎,这次高乾带回了十万匹骏马并五万士兵,让元子攸欣喜万分,觉得顿时如虎添翼。再加上元徽无能且善妒,每每元彧善进良言,希望元子攸审时度势,谨慎出击。他生怕元彧越了自己去,总想方设法阻止上达天听,或者被他三言两语地谗言说元彧是胆小怕事,故而元彧的谏言皆不被采纳。 元子攸此时意气风发,憋闷心中多年的怒火终于可以发泄,他只一心想着如何尽快扳倒尔朱荣,根本无法听进任何忠义之言,却是甚喜元徽每每所说的,“皇上,他尔朱荣不过一个契胡蛮族,毫无教化。那些宵小之辈不过是仗着一些军功便耀武扬威,殊不知这是我大魏的天下,是我先祖马上打下的江山,是我们无数鲜卑族勇士的鲜血一笔一笔画出的版图。皇上天命所归,是天下之主,万民归心,四海臣服。所以皇上何足为虑,如今我们厉兵秣马,如今又得高将军精兵良马,那实是万事俱备只等他尔朱荣来了。他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,不过是想学董卓、曹操,妄存贪立孩幼之心,如皇后生子,则废帝立此幼儿;如果生女,便立陈留王为帝,毕竟陈留王已有一儿子。此番他竟借着皇后即将产子,便要入京,怕是来者不善,有逼宫之举,自是不能放过良机,立将他拿下,以免纵虎归山,后患无穷。” 侍中李彧亦竭力劝元子攸不要错失良机,部署派兵刺杀尔朱荣;只有济阴王元晖业、元彧等人苦劝元子攸应慎重行事,说那尔朱荣纵横沙场多年,此次来京必会多加防范,难以得手,不若筹谋深远,再做定夺。 面对两方的各执己见,却又都有道理,元子攸不觉沉思,他踱步到窗前。只看见外面的天空乌云厚厚地挤压在一起,间隔不久的一道闪电,撕裂着云层偶然现出一道光亮,轰鸣的雷声,若战鼓雷雷,激荡着元子攸那不平静的心。身后大臣们的议论纷纷,聒噪的如那树上的鸣蝉,让元子攸觉得烦躁不安,暴雨来临前的沉闷,汗湿了龙袍,粘粘在身上极不舒服,他舒了舒身体。 张皓颂赶紧接过宫娥的宫扇,小跑到元子攸身后,为他扇着风,低声问道,“皇上,要不您擦擦汗,奴才备了些酸梅汤,要不您先喝口,别热坏了身子。” 元子攸摇摇头,问李彧道,“听说昨晚中书侍郎邢邵带着家眷悄悄逃离了洛阳,此消息属实么?” 李彧愤愤道,“早就说这样的迂腐书生难当大任,各个都是胆小如鼠之辈,尔朱荣尚离京都千里,他就仓皇而逃。皇上,臣这就让各州府通缉,很快便有着落。” “一个鼠辈,逃了便是逃了,抓了来就是剁碎,也还是一堆鼠肉,上不得台面。”元徽边说边看看一旁沉默不语的温子升,“只亏了温大人与此等人齐名,却是可惜。” 温子升见提到自己,便不能再沉默,拱手道,“多谢城阳王赞誉,下官亦未料邢大人会如此。只是如今首要之事是商议出诛荣之计,众口一词,却未有定论。皇上,臣以为可按之前之策行事。” 元子攸指着温子升道,“温爱卿之策却是良策,只是中间细节需要细细谋划,今日正好诸位都在,便将此事议定。” 第(2/3)页